今年教育部初次对教育学、心理学和历史学使用统一命题和考试,那样这类考试各有哪些特征?考生应该怎么样筹备复试?记者采访了海文学校的吴本文、梁伟伟、赵炜和范永清等老师,4位老师分别对3类统考科目作了剖析。
教育学考试试题紧扣教育进步动态
吴本文老师说,教育学试题特征比较鲜明,基本上围绕学科基本点来考核。无论是单选题还是主观题,没出现大范围的难点、偏题、怪题,基本上都侧重学科的基本事实和基本定义,与对学科基本问题和基本理论的准确理解。考试试题紧扣目前教育理论的进步动态和教育实践中的重点、难题问题,并需要考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剖析教育的现实问题,考核考生剖析和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
对将要参加复试的考生,吴老师建议从复试风格及特征、考核形式和考试试题内容三个方面做好以下筹备:
第一,复试风格及特征。采集该单位往年的专业课考试试题,如大概,可以把同专业不同学校的历年专业课考试试题采集起来,对比剖析之后,可以看出目的单位的出题风格及特征。据此,可以从中大概推断出以后复试的考核风格。
第二,考核形式。通常来讲,复试分为三种形式:笔试、英语听力考试、面试。但具体的研招单位各有不同。因此,假如考生想得到较为确切的复试考核形式,可以向已经在读的研究生打听打听往年的复试考核形式,在确切的复试政策颁布之前作为将来复试筹备的依据。另外,也可以参考推荐免试生的复试考核形式来判断。
第三,考试试题内容。考试试题内容虽不可能提前了解,但考生可以参考以下三方面有效地缩小考试试题的范围:目的硕士点所有导师的研究方向、导师给研究生开设的课程、目的硕士点历年专业课考试真题。
历史学考查入门知识
范永清老师在剖析试题中简答卷时说,考查内容包括了中国古时候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时候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等,考查范围比较全方位,基本符合大纲需要。
第一个问题考查隋朝中央集权的内容,可以从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回答。政治主要讲中央、地方兵制、选官、法律的内容,经济方面主要涉及轻徭薄赋、看重农业、大貌索阅、屯田等方面,隋朝统一政权统一的意义主如果结束了东汉后300多年的混乱,打造了全新的政治规范,为未来的盛唐奠定了规范上的优势。
第二个问题是一战对中国的影响,一战中中国离得远远的欧洲战场,国内的资本主义由此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这一点为一战后的中国国内的政治运动奠定了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得到了壮大。战后中国爆发了影响深远的五四运动,从此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工人运动出现了首次高潮。
第三个题目是亚历山大东征,第一对亚历山大东征定性为一场掠夺性的战争,但同时它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发展了新的商路,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文化交流,因为亚历山大东征,东方一流的天文学常识和数学常识得以传入希腊,促进了希腊的文化进步。第二,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连接了东西方,开辟了东西方新的贸易通路,同时在东方打造的几十座城市渐渐进步为新的商业中心,譬如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影响深远。 第三,希腊化,东方城市出现了优美的希腊雕塑和建筑,这是亚历山大东征对东方的影响。
第四个问题考查的是20世纪初到1939年,美国历届政府经济职能演化的一个过程,这道题应该说是试题里最有困难程度的一道题。由于这道题整体出得有点儿大,同学们在把握的时候会有一些困难,要想展开的话篇幅会长一些,而且困难抓住主干。从20世纪初的自由主义经济进步到罗斯福的新政,这是一个重点的线索,考生只须在这个线索的牵引之下来组织答案,将历届美国政府基本和主要的经济政策做一个归类,就能把这道问题做一个比较圆满的解答。
心理学考查主干常识
梁伟伟老师说,今年心理学考核的总体特征就是考查比较全方位,重视入门知识、基本能力和主干常识的考查。选择题方面,考查细节常识比较多,但都比较基础,没超出大纲范围内的具体内容。整体来讲,试题考虑量较大,计算量不大。主观题以考查考生应用理解居多,考了80分,识记型题目份量轻一些,才考了60分,而且都是书上已经讲解得比较明确的,有非常明确的逻辑体系的要点。还有一点要提醒大伙,不少要点在历年考试试题中都多多少少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