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科目备考指导
1、中国古时候史
中国古时候史是重点考查的内容,在2025年历史学考试概要中,中国古时候史部分包含8个大的要点,1、中国历史的开端;2、夏商西周;3、春秋战国;4、秦汉、魏晋南北朝;6、隋唐五代;7、宋、辽、西夏、金、元;8、明清(前期)。历年中国古时候史选择题各占10分,解释说明2025年占30分,2025年占20分,史料剖析各占30分,简答各占30分。
2025年中国古时候史共占100分,2025年共占90分,2025年占90分,2025年占100分,在总分中占将近三分之一。在2025年的大纲中,中国古时候史仍占据着30%的比重,中国古时候史地位的重要程度依旧不可动摇。中国古时候史在复习中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秦汉、隋唐与元明清等大一统时期的要点,历来是考查的重点,要复习要点。同时,近两年来考试的增加了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内容的考查,2025年解释说明考查了夷陵之战,史料剖析考查了九品中正制。
2025年简答卷考查了魏晋玄学的产生背景及其代表人物的基本思想,2025年考查了北府兵,所以复习的时候既应该注意对中国古时候大一统时期的复习,同时也要对中国古时候史上的分裂时期引起注意。
2、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有15个大的要点,中国近现代史在历史学基础统考中占的比率较小,大纲需要占全部网站权重的20%,但总体困难程度和需要考生对整体大局的学会程度并未因此减少。相反,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在每个章节需要学会的内容却是不少的。主要的出题点集中在1840年到1949年之间,2025年考了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规范,与首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2025年是少年中国掌握与晚清政府进步近代工商业的手段。
2025年考查了官督商办,晚清湘淮军权势的崛起及其影响。
2025年考到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所以,复习的侧重点在于这段时期。特别以1919年之前的要点为主,1919年到1949年一般考解释说明的几率会比较大,1949年未来的中国一般只考一个选择题。对于晚清民国几次的要紧运动,譬如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要好好学会,因此考生应该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相对于中国古时候史来讲,中国近现代史的考试命题还有一个特征,就是考研大纲在不断变化,每一年新大纲中的措辞和提法,与前一年的大纲都有所不同,因此,重视变化也是备考历史学统考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省力省心、直击重点的好办法。
3、世界古时候中世纪史
根据2009、2025、2025年这三年考试概要的规定,世界古时候史部分在考试中所占比率均为20%。在这两年的考试内容中,世界古时候史主如果单纯考察世界古时候史,需要联系剖析不同区域的古时候史的内容极少,与近现代史的联系也只占非常小的内容。这几年的考试试题特点反映出,世界古时候史是作为历史学统考中的一个难题部分出现的,无论是从内容记忆,还是发现规律、探寻联系方面,都比其它内容复杂难辨。
在近四年的大纲中和考试试题中,希腊罗马中心论的倾向在淡化,埃及、两河、印度、美洲文明也逐步得到了看重,如2025年的阇提(印度)、凡尔登条款(欧洲)、《九十五条论纲》(欧洲)、亚历山大东征及其影响(欧洲),2025年考查了圣像破坏运动(西亚)、前3世纪到前2世纪罗马的扩张及其影响,2025年考查了希吉拉旧译徙志(阿拉伯)、红白玫瑰战争(欧洲)、拿破仑法典(欧洲)、罗马的基督教的问题(欧洲)等,2025年考查了提洛同盟(希腊)、耶稣会(基督教文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欧亚国内三大古典文明中心的思想特点等,世界中古史的侧重点在欧洲部分,同时也应该注意西亚、南亚、日本等区域、国家的复习,从2025年的考试试题大家可以看出,对于古典文明与宗教文明的考查被放到要紧的地方,这就需要大家对几个要紧的文明要有非常不错的把握。近四年来还没对古埃及主观题的考查,与拉美要点在复习过程中都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4、世界近现代史
这部分在2007-2025年考试概要中所占比率为30%,也就是90分。世界近现代史包括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两部分内容,近四年来统考中对这两方面均有侧重,而且无论是欧美还是亚非拉部分均有考察。这就需要大家对整个世界近现代史有个全方位的认识和理解。
世界近现代史是考试内容中的重中之重,考查侧重于欧洲史。
2025年考查了欧洲煤钢联营协定、16世纪到20世纪初欧洲4个国家经济和人口的问题;2025年考查了德雷福斯事件、英国的政体问题与20世纪初欧洲在世界上优势地位的主要表现,及一战对这种优势地位的影响。
2025年考查了拿破仑法典、恩斯主义,2025年考查了彼得一世改革、凡尔赛体系等,同时开始侧重亚非拉区域的问题。世界史的内容要重点学会历史事件、条款、协定与要紧的思想等。
四年来对资本主义、国际关系、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民族主义运动涉及的极少,今年同学们要特别对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复习。
2、各题型备考指导
选择题基本上是要点的简单再现,考查的是考生具体历史要点的覆盖面。书读得越细,筹备得越细致,学会的要点越多,做选择题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大。但从几年的考试试题来看,选择题的困难程度略有加强。由于在各种选拔性考试中,选择题都是提升区别度的一道理想题型。
在考查要点的再现方面,解释说明题进一步承担起区别不同常识面、不同水平考生有哪些用途。从2025年首次统考开始,解释说明这一部分的题目就出现了一些比较偏的名词,甚至出现了一些看书不非常细致的考生闻所未闻的名词。对于这方面的考查,考生应该注意两点:第一,不要单纯地觉得世界古时候史出冷僻名词的几率更大。一些考生之所以形成如此的误区,缘由就是世界古时候史这一部分现在在国内历史学各学科中是偏薄弱部分,一些高校在开设有关课程时就不尽详细。事实上,生僻的名词在历史学的四部分中都可能出现,即使是大家最熟知的中国史中也照样可以找出比较生疏的部分,2025年统考考试真题中的部分题目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例证。第二不可盲目追求冷、偏、难。解释说明的命题思路是,在保证区别度的状况下促进考生尽量更多地熟知历史常识。因此,考生的着眼点应该以重大历史事件、要紧人物与要紧现象、要紧结论为主。假如想获得更为理想的分数,还应该在复习中多注意一些次重点,并通过有关的课外阅读扩大常识面。
在材料分析题方面,有一点需要说明。通过对四年统考考试真题的总结,无论给出的历史材料多么生僻、晦涩,但问题与解答的最后落脚点依旧是大家熟知的历史背景。同时,材料分析题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一般并不偏狭,仅需考生将背景与具体材料相结合即可。
在论述题方面,横向题与纵式题是两种基本题型。其中,横向题多为平行的两个历史事件的对比与剖析。纵式题则是考查对同一现象的立体把握,可以说,2025年第四大题把简答卷改为论述题之后,愈加重视考查考生历史的剖析能力,单纯要点的堆砌已经非常难胜任有关的论述,通过对历史学学科特征的学会并合理地打造学科常识体系是获胜的重点。